


新中国成立前,新华大街在原通州城里的主要路段,叫万寿宫。所谓城里的主要路段,是指沿万寿宫水渠,自西水关(今西海子西街南口外)至东水关(今锻压机床厂门前)的一段。但是,其中自西水关至闸桥(今通百商场门前)的一段才是正式的万寿宫。闸桥以东至东水关的一段称“后河沿”,这里十分僻静,与西段万寿宫相比,虽仅一桥之隔却判若云泥。至于西水关以西,东水关以东,当时都是城外,经过几次改造与扩建才逐步地向东西延伸。当时有一条小溪(属里漕渠)从西水关到东水关穿城而过。小河的北岸西段就是通州古镇最繁华的闹市。
新华大街过去为什么叫万寿宫?原来在今天新华大街路北赛伊特育货商场的地方、有一处似庙非庙,前有戏台,后有三层殿堂,富丽堂皇的古建筑,叫万寿宫。万寿宫是清朝乾隆年间江西粮帮修建的漕运会馆,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江西省经理漕务事宜的驻通州办事处。
因为当年各地漕粮云集通州验收入库,而漕弊日深,官吏贪污,胥役勒索,缴纳漕粮多遭刁难、需要上下打点,颇费周折,故各纳粮大省(如江苏、浙江等)均在通州设置漕运总局(亦称会馆),唯江西漕运会馆不同其他省份、修建万寿宫供奉许真君牌位。相传许真君姓许名逊,东晋江西人、曾举孝廉,拜旌阳令。宁康初,许真君在南昌西山成仙,宋封为“神功妙济真君”,世称许真君。传说许真君得道之后,曾经力斩兴妖作恶的孽龙,拯救了家乡百姓,故此江西人民世世代代建造万寿宫,供奉许真君为福主,并且凡到外地经商或从事公务的,所到之处也都要筹措资金,营造万寿宫祈求许真君的佑护。每年江西漕船到通,万寿宫人来人往,分外繁忙。另外,每年二月初一和八月下旬是许真君诞辰及其得道之日,在通州的江西人就聚集于万寿宫,拈香、献供、演戏、设宴以表祝贺。年年如此,热闹非凡,久而久之这条街就以“万寿宫”命名了。
内容来源:《古韵通州》
图片来源:北京通州发布(ID:bjtzfb)
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/侵删